重庆消防特勤支队深耕无人机编队建设

    重庆消防特勤支队深耕无人机编队建设

    特勤支队聚焦大汛、大灾、大震等“三断”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加速推进支队无人机作战体系提档升级。

    打造飞行“尖刀团队”,建强无人机编队力量

    组建“专业队”。无人机编队人员全部具备超视距无人机操控资质,对支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站和基层消防救援站无人机操控员进行优化整合,按照“支队机关+消防救援站”的模式进行组建。组建“突击队”。以消防救援站为单位组建无人机操控小队5个,每个小队由1名干部和2名操控员组成,根据支队10类12支灭火救援编队作战要求,分配飞行侦察任务,确保第一时间全面反馈现场态势情况。组建“突击队”。以消防救援站为单位组建无人机操控小队5个,每个小队由1名干部和2名操控员组成,根据支队10类12支灭火救援编队作战要求,分配飞行侦察任务,确保第一时间全面反馈现场态势情况。组建“先遣队”。将支队无人机编队3车9人录入智能接处警系统并编入模块统一调度,今年以来随支队各类灭火救援编队遂行出动17次,圆满完成“7·9”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排涝除险和“9·5”云阳县高阳镇团堡村森林火灾扑救通信保障任务,编队作战能力得到实战检验。

    培养专业“操控能手”,夯实无人机专业技能

    “规模化”培养。支队连续4年举办无人机操控员培训班,培养无人机操控员44人,选拔优秀无人机操控员6人进入支队无人机编队,其中1人连续4年担任国家局应急通信实战化培训班教员。无人机编队力量“制度化”考核。无人机编队操控员实施考核评级机制,操控员按照飞行时间、考核成绩、任务履历等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较高的无人机操控员优先晋级,对不达标的无人机操控员予以淘汰。“专业化”施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无人机领域专家来队授课,安排人员到无人机科研院所和企业交流学习,期间推荐3名通信员参加“巴渝工匠杯”消防行业技能比武竞赛,3人次获得二等奖。无人机操控员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建立科学“工作机制”,优化无人机作战体系

    聚焦梯次培养。初次领证的无人机操控员每季度由支队组织轮训,强化飞行、航拍、制图等技能,定期开展分组进行对抗比赛,对抗比赛优胜的无人机操控员,支队将推荐到无人机培训机构进行学习,重点学习无人机穿越、侦察、建模等技术。聚焦课题研究。围绕“三断”情况和“高、低、大、化”火灾等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模拟“三断”情况下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制作“高、低、大、化”火灾现场三维模型、开展复杂地形无人机航拍测绘等课题研究。聚焦装备革新。针对各类环境,支队配备了大疆御3无人机、大疆穿越无人机、系留无人机、无人机基站、宽窄带自组网终端等装备器材43件套,为前后方指挥部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